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
重庆出版集团 北京华章同人 / 陈荣捷
9787229117979
¥27.00 ¥59.80
九成新 文学艺术
【内容简介】
《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是中国哲学宗师陈荣捷先生数十年的心血力作,是公认的全面详尽权威的《传习录》版本。
《传习录》是明代哲学大师王阳明的论学语录和书信集,是阳明心学的载体,集中体现了阳明心学的核心观点,是了解阳明心学最经典的入门必读书。国学大师钱穆将《传习录》列为“有关修养人人所必读”图书之一。
陈荣捷先生参考中、日十余种《传习录》版本,三十余种《传习录》注评版本,择其精彩者结集。注中有词必释,有名必究。引据典故,悉溯其源。对于从前诸家注评,陈先生以学术的客观立场兼容并收,对于阳明之言有所发明或修正的,宁多毋少;对于只是表扬或者只是重述阳明之意的,则宁少毋多。此外,从日本阳明学家佐藤一斋的注评版本中增补三十七条,从《王文成公全书》抄出四条,又从《年谱》中抄出十条,一共拾遗五十一条,为诸本《传习录》与注评版所未见。所以,《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是所有《传习录》版本中内容相当全面的一种。
【编辑推荐】
《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是中国哲学宗师陈荣捷先生数十年的心血力作,集中日三十余种注评版本之精华,是公认的全面详尽权威的《传习录》版本。
提起冯友兰,知者甚众。但提起与冯友兰齐名的陈荣捷,这位在20世纪对中国哲学研究做出杰出贡献的巨人,却由于其久居海外,不仅大众知之甚少,连国内学界也是最近十几年才逐渐重视。
事实上,陈荣捷先生是欧美学术界公认的中国哲学权威,20世纪后半期英文世界中国哲学研究的领袖,也是国际汉学界新儒学泰斗。陈荣捷1929年以《庄子哲学》的毕业论文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后相继在岭南大学、中山大学、夏威夷大学任教职。1943年任美国东北名校、常春藤盟校之一的达特茅斯学院中国哲学教授,1951年任达特茅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是当时东方人在美国担任的最高学术职位。1966年自达特茅斯学院退休,被赠以“中国哲学和文化荣誉教授”。
自1935年在夏威夷大学讲授中国哲学,陈荣捷在国外弘扬中国哲学60年,从早期介绍中国思想,到中期翻译中国经典《道德经》《传习录》《坛经》,再到晚期推阐朱子学研究。陈荣捷所著的《中国哲学资料》(1963年)对中国哲学探索极深,被欧美学术界誉为介绍东方哲学文化思想最完备、周详的珍本。1960年起连续六年为《大英百科全书》撰中国哲学篇及儒家、道家、理学等篇。其他百科全书中国哲学部分,几全由其执笔。
陈荣捷在把儒家思想学说传播到西方世界方面做出了较大的贡献,被人誉为“北美大陆的儒家拓荒者”。其中学西传的功绩,无人能及。1982年,在夏威夷的“国际朱子学会议”上,冯友兰为陈荣捷先生赋诗一首:“白鹿薪传一代宗,流行直到海之东。何期千载檀山月,也照匡庐洞里风。”也是指陈氏在美国讲学六十年,从当年的沙漠中孤鸣,到今天使理学逐渐流行,一生鞠躬尽瘁,奉献于中西文化的沟通。
1994年,陈荣捷逝世,《纽约时报》引用亚洲研究协会的授奖词来纪念他:“(陈荣捷是)中国哲学研究在西方的一代宗师和中西方学术界最关键的联结者……向西方传授中国学术传统的中间人,当今之世无人能出其右。”
陈荣捷先生的《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主要有三个特点:
其一,注解全面详尽。陈先生力求做到有词必释,有名必究。对于所有的中国哲学名词、阳明心学重点名词都予以解释,并追溯其出处;对于所有人名,都加以考证或说明;对于若干章句,指出它们在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在《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之前出版的《传习录》版本,注解都相对简单。所以,全面详尽的《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自1983年出版以来,成为后来《传习录》版本选择注解的必备参考书,读客图书有限公司便在其所出版的《传习录(明隆庆六年初刻版)》一书的广告宣传中,坦言该版本参考了陈荣捷的详注集评成果。
其二,书中所汇集的评论客观、精彩。陈荣捷阅读参考了中日32个《传习录》注评版,其中具有代表性有:
•三轮执斋的《标注<传习录>》。三轮执斋是日本阳明学派代表人物。此版本耗费三轮执斋三十三年的心血,他的注解成为后世日本训释的典型,其字句出处和典故都非常详细。
•佐藤一斋的《〈传习录〉栏外书》。佐藤一斋是日本德川后期复兴阳明学的著名学者。他勘校了十多个《传习录》版本的异同,非常详尽。又从理学要理出发,加入自己的评语。以评注言,该书是研究《传习录》必不可少的版本。
•东正纯的《〈传习录〉参考》。该版本点评很多,并引用了刘宗周、李颙等大儒的评语,是《传习录》评注版中哲学意味最浓的。
•许舜屏的《评注〈传习录〉》。该书为东京二松学舍大学阳明学研究所与九州大学中哲研究所所藏,非常珍贵。许舜屏的注详细完备而明澈,都是阐明阳明的学术宗旨,发挥其要理。
•但衡今的《王阳明〈传习录〉札记》。但衡今虽是政治人物,但评语或赞或难,惟妙惟肖。刘宗周之后能深入阳明妙谛的,只有但氏一人。
《传习录》自刊行以来,点评者众多。由于点评者的学术立场不同,学术水平不同,评论有深有浅,有客观有偏颇。从众多评论中挑选出对理解阳明原意有帮助的精彩评论,没有深厚的学术功底,不具备融会贯通的能力,是很难做到的。
作为国际汉学界新儒学的泰斗,把《传习录》翻译为英文并成为经典译本的知名译者,陈荣捷先生有绝对的自信和能力来做整理和综合的工作,也是做详注集评的绝佳人选。
陈荣捷在《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的概说中也坦言自己的选择标准:以前的注评版从来没有采纳朱子学家冯柯的评论——因为冯氏攻击王阳明的学说而避开不采纳,也没有采纳日本人东正纯的评论,亦没有采纳但衡今富有哲学性的精到案语。现在我纯粹以学术立场为主,不管赞毁。对于阳明的言论有所发明或修正的,如刘宗周与佐藤一斋等人的评论,宁多毋少;只是表扬或重述阳明的意思的,如孙奇逢、东敬治等人的评论,则宁少毋多。
当然,陈荣捷先生并非完全“述而不作”,并非只是罗列前人的精彩注解和评论。他还从自己的专业背景出发,以“捷案”(即陈荣捷案语)对许多注评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或勘误订正,或补充背景,或延伸阐释,或辨别异同,有的案语感性而充满趣味。
勘误订正的案语如传习录第3条。先生曰:“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三轮执斋点评此句时说“皆陆象山语”,意思是陆九渊说过同样的话。陈荣捷认为并非如此。他找遍陆九渊所著的《象山全集》,列出八句话,来佐证陆九渊谈论的都是“心即理”,并没有说过心外之事,心外之理的事,以此表明王阳明的“心即理”不仅仅是拷贝了陆九渊的思想,而是在陆的基础上有更深一层的提升和阐发。
补充背景的案语如传习录第5条。王阳明向弟子们解释“知行合一”的意思。陈荣捷便在案中补充王阳明讲这番话的时间背景:正德四年(1509年),王阳明三十八岁,这一年,王阳明首次讲知行合一。起因是贵州提学副使席元山,向王阳明询问朱熹和陆九渊思想的异同之处。王阳明不语朱、陆之学,而告之以其所悟。如此写按语,便将《传习录》与王阳明的生平结合起来,把思想置于阳明一生中予以考察,便于了解阳明心学形成发展的全过程。
延伸阐释的案语如传习录第62条,讲到“心犹镜也。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先生之格物,如磨镜而使之明。”陈荣捷在案语中加上令人豁然开朗的一句话:“照物,不在照上用功而在磨镜上用功,即阳明格物之不在格外物而在格心。”此一解释,令人豁然开朗,顿时领悟阳明心学真意。
追溯源头、辨别异同的案语如传习录第109条。问:“上智下愚,如何不可移?”先生曰:“不是不可移,只是不肯移。”陈荣捷在按语里表明,王阳明关于“上智与下愚不可移”的说法来源于程頤,但又与之有异。程頤:“惟上智与下愚不移,非谓不可移也,而有不移之理。所以不移者,只有两般。为自暴自弃,不肯学也。使其肯学,不自暴自弃,安不可移哉?”不同之处是程子重学,阳明重志。陈荣捷从这个微小之处,将王阳明重视“立志”的思想阐述得非常清楚。要知道,在阳明心学中,立志是非常重要的概念,是培根之学。
有的案语则感性而充满趣味,如传习录第63条。问道之精粗。捷案:阳明尝以象山(陆九渊)之学为粗,但总未明言。其或以象山见道尚浅欤?此句诙谐有趣。再如传习录第96条谈论讲究与涵养,陈荣捷虽然放了冯柯的注评在下面,但仍好心提醒读者“冯柯护朱为正理,讥王则是意气”。
如此等等,不一一举例。这些精彩案语,都足见陈荣捷先生的功力。读者仔细阅读,细心感受,会受益匪浅。
其三,陈荣捷先生在搜集王阳明散佚语录方面所做的贡献,至今仍有极大的影响力。他在佐藤一斋增补三十七条语录的基础之上,从《阳明先生年谱》中摘出十条语录,又从《王文成公全书》中摘出四条语录,合并为“拾遗五十一条”,这些阳明散佚语录是其他《传习录》版本中所没有的。陈荣捷坦言,他之所以增补阳明五十一条语录,不是为了追求完整,而是因为这些语录有新意。例如《拾遗》第三条谈“工夫本体”,比原《传习录》谈论得更深入。《拾遗》第四条讲“乡愿、狂者之辨”,比原来《传习录》更为精微。《拾遗》第五条“尊德性”、第二十四条 “戒惧”与“慎独”之间的关系,都有新的见解。
正因为有陈先生的精心挑选,阳明心学爱好者才能看到多角度、丰富的独到评论,沿着先生为读者提供的一个可以拾级而上的阶梯,更深入理解和体会阳明心学的真谛。
【名家评论】
(陈荣捷是)中国哲学研究在西方的一代宗师和中西方学术界最关键的联结者……向西方传授中国学术传统的中间人,当今之世无人能出其右。
——亚洲研究协会授奖词
陈荣捷先生是20世纪后半期欧美学术界公认的中国哲学权威,英文世界中国哲学研究的领袖,也是国际汉学界新儒学研究的泰斗。他的《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和《王阳明与禅》是中文世界1950—1980年代中最重要的阳明学著作。
——著名学者 陈来
《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是中国哲学宗师陈荣捷先生数十年的心血力作,是公认的全面详尽权威的《传习录》版本。
《传习录》是明代哲学大师王阳明的论学语录和书信集,是阳明心学的载体,集中体现了阳明心学的核心观点,是了解阳明心学最经典的入门必读书。国学大师钱穆将《传习录》列为“有关修养人人所必读”图书之一。
陈荣捷先生参考中、日十余种《传习录》版本,三十余种《传习录》注评版本,择其精彩者结集。注中有词必释,有名必究。引据典故,悉溯其源。对于从前诸家注评,陈先生以学术的客观立场兼容并收,对于阳明之言有所发明或修正的,宁多毋少;对于只是表扬或者只是重述阳明之意的,则宁少毋多。此外,从日本阳明学家佐藤一斋的注评版本中增补三十七条,从《王文成公全书》抄出四条,又从《年谱》中抄出十条,一共拾遗五十一条,为诸本《传习录》与注评版所未见。所以,《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是所有《传习录》版本中内容相当全面的一种。
【编辑推荐】
《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是中国哲学宗师陈荣捷先生数十年的心血力作,集中日三十余种注评版本之精华,是公认的全面详尽权威的《传习录》版本。
提起冯友兰,知者甚众。但提起与冯友兰齐名的陈荣捷,这位在20世纪对中国哲学研究做出杰出贡献的巨人,却由于其久居海外,不仅大众知之甚少,连国内学界也是最近十几年才逐渐重视。
事实上,陈荣捷先生是欧美学术界公认的中国哲学权威,20世纪后半期英文世界中国哲学研究的领袖,也是国际汉学界新儒学泰斗。陈荣捷1929年以《庄子哲学》的毕业论文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后相继在岭南大学、中山大学、夏威夷大学任教职。1943年任美国东北名校、常春藤盟校之一的达特茅斯学院中国哲学教授,1951年任达特茅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是当时东方人在美国担任的最高学术职位。1966年自达特茅斯学院退休,被赠以“中国哲学和文化荣誉教授”。
自1935年在夏威夷大学讲授中国哲学,陈荣捷在国外弘扬中国哲学60年,从早期介绍中国思想,到中期翻译中国经典《道德经》《传习录》《坛经》,再到晚期推阐朱子学研究。陈荣捷所著的《中国哲学资料》(1963年)对中国哲学探索极深,被欧美学术界誉为介绍东方哲学文化思想最完备、周详的珍本。1960年起连续六年为《大英百科全书》撰中国哲学篇及儒家、道家、理学等篇。其他百科全书中国哲学部分,几全由其执笔。
陈荣捷在把儒家思想学说传播到西方世界方面做出了较大的贡献,被人誉为“北美大陆的儒家拓荒者”。其中学西传的功绩,无人能及。1982年,在夏威夷的“国际朱子学会议”上,冯友兰为陈荣捷先生赋诗一首:“白鹿薪传一代宗,流行直到海之东。何期千载檀山月,也照匡庐洞里风。”也是指陈氏在美国讲学六十年,从当年的沙漠中孤鸣,到今天使理学逐渐流行,一生鞠躬尽瘁,奉献于中西文化的沟通。
1994年,陈荣捷逝世,《纽约时报》引用亚洲研究协会的授奖词来纪念他:“(陈荣捷是)中国哲学研究在西方的一代宗师和中西方学术界最关键的联结者……向西方传授中国学术传统的中间人,当今之世无人能出其右。”
陈荣捷先生的《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主要有三个特点:
其一,注解全面详尽。陈先生力求做到有词必释,有名必究。对于所有的中国哲学名词、阳明心学重点名词都予以解释,并追溯其出处;对于所有人名,都加以考证或说明;对于若干章句,指出它们在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在《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之前出版的《传习录》版本,注解都相对简单。所以,全面详尽的《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自1983年出版以来,成为后来《传习录》版本选择注解的必备参考书,读客图书有限公司便在其所出版的《传习录(明隆庆六年初刻版)》一书的广告宣传中,坦言该版本参考了陈荣捷的详注集评成果。
其二,书中所汇集的评论客观、精彩。陈荣捷阅读参考了中日32个《传习录》注评版,其中具有代表性有:
•三轮执斋的《标注<传习录>》。三轮执斋是日本阳明学派代表人物。此版本耗费三轮执斋三十三年的心血,他的注解成为后世日本训释的典型,其字句出处和典故都非常详细。
•佐藤一斋的《〈传习录〉栏外书》。佐藤一斋是日本德川后期复兴阳明学的著名学者。他勘校了十多个《传习录》版本的异同,非常详尽。又从理学要理出发,加入自己的评语。以评注言,该书是研究《传习录》必不可少的版本。
•东正纯的《〈传习录〉参考》。该版本点评很多,并引用了刘宗周、李颙等大儒的评语,是《传习录》评注版中哲学意味最浓的。
•许舜屏的《评注〈传习录〉》。该书为东京二松学舍大学阳明学研究所与九州大学中哲研究所所藏,非常珍贵。许舜屏的注详细完备而明澈,都是阐明阳明的学术宗旨,发挥其要理。
•但衡今的《王阳明〈传习录〉札记》。但衡今虽是政治人物,但评语或赞或难,惟妙惟肖。刘宗周之后能深入阳明妙谛的,只有但氏一人。
《传习录》自刊行以来,点评者众多。由于点评者的学术立场不同,学术水平不同,评论有深有浅,有客观有偏颇。从众多评论中挑选出对理解阳明原意有帮助的精彩评论,没有深厚的学术功底,不具备融会贯通的能力,是很难做到的。
作为国际汉学界新儒学的泰斗,把《传习录》翻译为英文并成为经典译本的知名译者,陈荣捷先生有绝对的自信和能力来做整理和综合的工作,也是做详注集评的绝佳人选。
陈荣捷在《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的概说中也坦言自己的选择标准:以前的注评版从来没有采纳朱子学家冯柯的评论——因为冯氏攻击王阳明的学说而避开不采纳,也没有采纳日本人东正纯的评论,亦没有采纳但衡今富有哲学性的精到案语。现在我纯粹以学术立场为主,不管赞毁。对于阳明的言论有所发明或修正的,如刘宗周与佐藤一斋等人的评论,宁多毋少;只是表扬或重述阳明的意思的,如孙奇逢、东敬治等人的评论,则宁少毋多。
当然,陈荣捷先生并非完全“述而不作”,并非只是罗列前人的精彩注解和评论。他还从自己的专业背景出发,以“捷案”(即陈荣捷案语)对许多注评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或勘误订正,或补充背景,或延伸阐释,或辨别异同,有的案语感性而充满趣味。
勘误订正的案语如传习录第3条。先生曰:“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三轮执斋点评此句时说“皆陆象山语”,意思是陆九渊说过同样的话。陈荣捷认为并非如此。他找遍陆九渊所著的《象山全集》,列出八句话,来佐证陆九渊谈论的都是“心即理”,并没有说过心外之事,心外之理的事,以此表明王阳明的“心即理”不仅仅是拷贝了陆九渊的思想,而是在陆的基础上有更深一层的提升和阐发。
补充背景的案语如传习录第5条。王阳明向弟子们解释“知行合一”的意思。陈荣捷便在案中补充王阳明讲这番话的时间背景:正德四年(1509年),王阳明三十八岁,这一年,王阳明首次讲知行合一。起因是贵州提学副使席元山,向王阳明询问朱熹和陆九渊思想的异同之处。王阳明不语朱、陆之学,而告之以其所悟。如此写按语,便将《传习录》与王阳明的生平结合起来,把思想置于阳明一生中予以考察,便于了解阳明心学形成发展的全过程。
延伸阐释的案语如传习录第62条,讲到“心犹镜也。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先生之格物,如磨镜而使之明。”陈荣捷在案语中加上令人豁然开朗的一句话:“照物,不在照上用功而在磨镜上用功,即阳明格物之不在格外物而在格心。”此一解释,令人豁然开朗,顿时领悟阳明心学真意。
追溯源头、辨别异同的案语如传习录第109条。问:“上智下愚,如何不可移?”先生曰:“不是不可移,只是不肯移。”陈荣捷在按语里表明,王阳明关于“上智与下愚不可移”的说法来源于程頤,但又与之有异。程頤:“惟上智与下愚不移,非谓不可移也,而有不移之理。所以不移者,只有两般。为自暴自弃,不肯学也。使其肯学,不自暴自弃,安不可移哉?”不同之处是程子重学,阳明重志。陈荣捷从这个微小之处,将王阳明重视“立志”的思想阐述得非常清楚。要知道,在阳明心学中,立志是非常重要的概念,是培根之学。
有的案语则感性而充满趣味,如传习录第63条。问道之精粗。捷案:阳明尝以象山(陆九渊)之学为粗,但总未明言。其或以象山见道尚浅欤?此句诙谐有趣。再如传习录第96条谈论讲究与涵养,陈荣捷虽然放了冯柯的注评在下面,但仍好心提醒读者“冯柯护朱为正理,讥王则是意气”。
如此等等,不一一举例。这些精彩案语,都足见陈荣捷先生的功力。读者仔细阅读,细心感受,会受益匪浅。
其三,陈荣捷先生在搜集王阳明散佚语录方面所做的贡献,至今仍有极大的影响力。他在佐藤一斋增补三十七条语录的基础之上,从《阳明先生年谱》中摘出十条语录,又从《王文成公全书》中摘出四条语录,合并为“拾遗五十一条”,这些阳明散佚语录是其他《传习录》版本中所没有的。陈荣捷坦言,他之所以增补阳明五十一条语录,不是为了追求完整,而是因为这些语录有新意。例如《拾遗》第三条谈“工夫本体”,比原《传习录》谈论得更深入。《拾遗》第四条讲“乡愿、狂者之辨”,比原来《传习录》更为精微。《拾遗》第五条“尊德性”、第二十四条 “戒惧”与“慎独”之间的关系,都有新的见解。
正因为有陈先生的精心挑选,阳明心学爱好者才能看到多角度、丰富的独到评论,沿着先生为读者提供的一个可以拾级而上的阶梯,更深入理解和体会阳明心学的真谛。
【名家评论】
(陈荣捷是)中国哲学研究在西方的一代宗师和中西方学术界最关键的联结者……向西方传授中国学术传统的中间人,当今之世无人能出其右。
——亚洲研究协会授奖词
陈荣捷先生是20世纪后半期欧美学术界公认的中国哲学权威,英文世界中国哲学研究的领袖,也是国际汉学界新儒学研究的泰斗。他的《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和《王阳明与禅》是中文世界1950—1980年代中最重要的阳明学著作。
——著名学者 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