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斋杂写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unknown
9787549589852
¥12.00 ¥42.00
九成新 文学艺术
☆ 编辑推荐-------------------------------------------------------------------------------------------------
◆ 一个片段,一点巧思,结撰成文,简约精悍,以少总多。
◆ 贵州的山山水水、贵州的人情风貌、贵州文化,在作者的笔下展现,像一幅逐渐铺开的长幅画卷。
1.大千世界之林林总总,戴明贤善于选取一些微小的事物做深入开掘;博览群书、泛读浏览,从细微处切入,一个片段,一点巧思,结撰成文,简约精悍,以少总多。
戴明贤文集中有多篇可当历史来读,通过作者近三四十年来写就的各类小文,可见作者志趣、情趣与识见,见贵州地域风情,亦可见世间万象、人情百态。
2. 人生多烦忧。
何以解忧?曹操说“唯有杜康”,我则认为唯有好书。酒只能让人暂忘烦忧,难得糊涂一下,酒醒了,烦忧依然,还加上头痛如裂。书则越读越理性清明,读则入静,静则生悟,生出渐悟,顿悟,彻悟。有阅读习惯的人,无须求助于心理医生,他的心理医生排列在书架上,毕恭毕敬地等候他的垂询,而且全是世界一流,一个比一个强。读书足以改变人生。
——戴明贤
3. 书的捕获品是昨天,
里面却活着一个永恒的今天。
——尼采
☆ 内容简介-------------------------------------------------------------------------------------------------
本书为《戴明贤集》第四卷,选收短文若干则。作者模仿古人笔记小品和诗话词话,文章简约、精悍、以少胜多。温馨回忆,如《书店忆旧》《几首毕业歌》;嬉笑讽刺,如《戏拟“钱文化学会”章程》《光怪陆离小世界》;花花草草,闲情逸致,如《消夏玩物》《野慈姑•芹菜酸》;读书心得,如《金庸三题》《回归常识读赵翼》等。作为贵州本土作家,作者的写作始终怀着将美丽贵州展示于世人面前的文化自觉,贯穿着对贵州这一方土地的深情。贵州的山山水水、贵州的人情风貌、贵州文化,在作者的笔下展现,像一幅逐渐铺开的长幅画卷,可以说是弱势文化描写自己的一个尝试。
☆ 精彩文摘-----------------------------------------------------------------------------------------------
序
原上之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中国文化也如是。这片草原被“文革”浩劫似乎连根铲除,冰冻十年;然而一旦雪化冰消,就以更顽强的劲头萌生怒放。八十年代前后,报纸副刊如雨后春笋,短文园地无限宽广。我自来喜欢读古人笔记小品和诗话词话,觉得这种简约、精悍、一语中的、以少胜多的文体,最具中国智慧的特色。自己也很愿意写写这种小题小做的短文,所以凡有约稿都欣然应命,先后为几种报纸副刊开过若干专栏。题材多出自泛读浏览,可归入“读写随笔”一类;但也有一些日常琐事引出来的小品短章。
当时未学用电脑,仅一份手稿;短文刊出后一般都剪贴留底,但时有遗漏;质量自然也参差不齐。这次检阅筛选,收录其中部分,编为此卷。
水横枝
上中学时读到鲁迅《朝花夕拾 小引》中有段话,说广州天气很热,他书桌上有一盆“水横枝”,是他没有见过的。“就是一段树,只要浸在水中,枝叶便青葱得可爱。”这话令我非常神往,一直记着,希望也能有这么一盆。我小时候受《浮生六记》《核舟记》《石清虚》等文字的影响,特别向往“具体而微”的东西,如桩头盆景、水石盆景、微雕艺术、帆船模型等等,觉得对着它们把自己缩小如芥子,神游其中,远较在真景中玩耍有趣得多。
一九七三年秋天,一位在广州生活了多年的朋友来访,谈起那里的花木盆景之盛,我忽然想起水横枝,就托他为我觅一枝。下次来时,果然带来了。说是请教了几位此中高手,竟都不知道这种植物。后来有一位说水横枝就是通称的什么树(忘其名),经过争论,取得共识,又费了些事才终于在附近的县里觅得。我一看就是一株直干小树,须根长长的,叶片大大的,全不是想象中的模样,肯定不对。依我望文生义的想法,它应当是一截笨头拙脑的木头,躺在水里,干上伸出横枝,青枝绿叶。但它远道而来,还是郑重地用大玻璃瓶养起来。雪白须根迅速长得又密又长,叶子迅速变大。次年临近春节的严寒中,久病的父亲故去了。我怕忙乱中忘记照看它,冻死了可惜,就转赠给了一位爱花的长者。时过境迁,也就忘了带着几分神秘色彩的水横枝。
我最喜欢的盆景是气根密集的榕树,但先后养过三盆都过不了冬。现有的是三盆,一盆已数十年高龄的银杏,一盆体裁不大而有伟岸之态的中华蚊母,一盆买回才半年多的榆树。最近为它们喷枝浇水时,忽然想起水横枝。心里一亮:为什么不查查《鲁迅全集》的注释呢?一查果然有,但释文令我大失望:就是栀子。竟然是栀子。不过是栀子。小区园子里就有许多。外甥女商得保安人员同意,剪了一小枝回来做试验。果然水养能活,干端也开始长出须根。于是又买了两小钵土栽的,离土洗根,插在玻璃瓶中。确能碧绿,却不可爱,因为就那么直耸着,没有样子,毫无趣味。
悔不该对水横枝进行穷根究底的调查。就让它按我的想象留在心里岂不更好?世上禁不起穷根究底的名胜、名人、名物,实在也多不胜究。
“水横枝”这个雅号,大约来自林和靖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是下句“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背面敷粉”法罢。不过栀子花香得浓烈,不是浮动,简直是来袭了。
二〇一三年
◆ 一个片段,一点巧思,结撰成文,简约精悍,以少总多。
◆ 贵州的山山水水、贵州的人情风貌、贵州文化,在作者的笔下展现,像一幅逐渐铺开的长幅画卷。
1.大千世界之林林总总,戴明贤善于选取一些微小的事物做深入开掘;博览群书、泛读浏览,从细微处切入,一个片段,一点巧思,结撰成文,简约精悍,以少总多。
戴明贤文集中有多篇可当历史来读,通过作者近三四十年来写就的各类小文,可见作者志趣、情趣与识见,见贵州地域风情,亦可见世间万象、人情百态。
2. 人生多烦忧。
何以解忧?曹操说“唯有杜康”,我则认为唯有好书。酒只能让人暂忘烦忧,难得糊涂一下,酒醒了,烦忧依然,还加上头痛如裂。书则越读越理性清明,读则入静,静则生悟,生出渐悟,顿悟,彻悟。有阅读习惯的人,无须求助于心理医生,他的心理医生排列在书架上,毕恭毕敬地等候他的垂询,而且全是世界一流,一个比一个强。读书足以改变人生。
——戴明贤
3. 书的捕获品是昨天,
里面却活着一个永恒的今天。
——尼采
☆ 内容简介-------------------------------------------------------------------------------------------------
本书为《戴明贤集》第四卷,选收短文若干则。作者模仿古人笔记小品和诗话词话,文章简约、精悍、以少胜多。温馨回忆,如《书店忆旧》《几首毕业歌》;嬉笑讽刺,如《戏拟“钱文化学会”章程》《光怪陆离小世界》;花花草草,闲情逸致,如《消夏玩物》《野慈姑•芹菜酸》;读书心得,如《金庸三题》《回归常识读赵翼》等。作为贵州本土作家,作者的写作始终怀着将美丽贵州展示于世人面前的文化自觉,贯穿着对贵州这一方土地的深情。贵州的山山水水、贵州的人情风貌、贵州文化,在作者的笔下展现,像一幅逐渐铺开的长幅画卷,可以说是弱势文化描写自己的一个尝试。
☆ 精彩文摘-----------------------------------------------------------------------------------------------
序
原上之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中国文化也如是。这片草原被“文革”浩劫似乎连根铲除,冰冻十年;然而一旦雪化冰消,就以更顽强的劲头萌生怒放。八十年代前后,报纸副刊如雨后春笋,短文园地无限宽广。我自来喜欢读古人笔记小品和诗话词话,觉得这种简约、精悍、一语中的、以少胜多的文体,最具中国智慧的特色。自己也很愿意写写这种小题小做的短文,所以凡有约稿都欣然应命,先后为几种报纸副刊开过若干专栏。题材多出自泛读浏览,可归入“读写随笔”一类;但也有一些日常琐事引出来的小品短章。
当时未学用电脑,仅一份手稿;短文刊出后一般都剪贴留底,但时有遗漏;质量自然也参差不齐。这次检阅筛选,收录其中部分,编为此卷。
水横枝
上中学时读到鲁迅《朝花夕拾 小引》中有段话,说广州天气很热,他书桌上有一盆“水横枝”,是他没有见过的。“就是一段树,只要浸在水中,枝叶便青葱得可爱。”这话令我非常神往,一直记着,希望也能有这么一盆。我小时候受《浮生六记》《核舟记》《石清虚》等文字的影响,特别向往“具体而微”的东西,如桩头盆景、水石盆景、微雕艺术、帆船模型等等,觉得对着它们把自己缩小如芥子,神游其中,远较在真景中玩耍有趣得多。
一九七三年秋天,一位在广州生活了多年的朋友来访,谈起那里的花木盆景之盛,我忽然想起水横枝,就托他为我觅一枝。下次来时,果然带来了。说是请教了几位此中高手,竟都不知道这种植物。后来有一位说水横枝就是通称的什么树(忘其名),经过争论,取得共识,又费了些事才终于在附近的县里觅得。我一看就是一株直干小树,须根长长的,叶片大大的,全不是想象中的模样,肯定不对。依我望文生义的想法,它应当是一截笨头拙脑的木头,躺在水里,干上伸出横枝,青枝绿叶。但它远道而来,还是郑重地用大玻璃瓶养起来。雪白须根迅速长得又密又长,叶子迅速变大。次年临近春节的严寒中,久病的父亲故去了。我怕忙乱中忘记照看它,冻死了可惜,就转赠给了一位爱花的长者。时过境迁,也就忘了带着几分神秘色彩的水横枝。
我最喜欢的盆景是气根密集的榕树,但先后养过三盆都过不了冬。现有的是三盆,一盆已数十年高龄的银杏,一盆体裁不大而有伟岸之态的中华蚊母,一盆买回才半年多的榆树。最近为它们喷枝浇水时,忽然想起水横枝。心里一亮:为什么不查查《鲁迅全集》的注释呢?一查果然有,但释文令我大失望:就是栀子。竟然是栀子。不过是栀子。小区园子里就有许多。外甥女商得保安人员同意,剪了一小枝回来做试验。果然水养能活,干端也开始长出须根。于是又买了两小钵土栽的,离土洗根,插在玻璃瓶中。确能碧绿,却不可爱,因为就那么直耸着,没有样子,毫无趣味。
悔不该对水横枝进行穷根究底的调查。就让它按我的想象留在心里岂不更好?世上禁不起穷根究底的名胜、名人、名物,实在也多不胜究。
“水横枝”这个雅号,大约来自林和靖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是下句“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背面敷粉”法罢。不过栀子花香得浓烈,不是浮动,简直是来袭了。
二〇一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