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普罗米修斯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王炜
9787547721551
¥0.10 ¥0.00
九成新 文学艺术
从普罗米修斯盗火到中国非汉语族群的“死亡”现场,这“七天”的文本是关于我们的无望的故事。经由对普罗米修斯神话中各人物、形象及其关系的一次全新的分析与辨认,王炜让我们的目光落向故事中的模糊地带:普罗米修斯之死,以及第二次普罗米修斯正在到来也同样必死的时刻。在这个地带,普罗米修斯即世界和我们的临界状态和分裂之处,它在今天再一次地构成了我们——凡人——唯一可能的位置,即我们的无望。古老的神话文本同步于今天这一“灭点时代”,这是我们的“第二次”,它由“光明”意识所遭遇的危机、真知的无名状态与权力/僭主的关系、对死亡的现代管理、人民的必死性及其潜能等问题和现实构成。
这本书的前四篇是文学虚构,后三篇是延续以上主题在北京、杭州的讲谈。整体性地阅读它们时,我感到始终贯穿其中的三重目光,它们来自过去的经典文本(在这里即普罗米修斯的神话)、写作者的主体意识、人在今天的存在危机。(写作是否就是对我们身后与前方的各种信号和扰动的不断监听与勘测?)三者自身是动态的,同时还不断书写着另外二者,也被另二者再次书写和构成。《第二次普罗米修斯》服务于也展示了这种活跃的多重目光。出入于那些矛盾和移动之中涌现出的明灭瞬间的作者,让我们看见,这样运动着的目光诞生于无望之沼泽、普罗米修斯血泊之后的生命状态。它源自后普罗米修斯时代,即人不再能够“直视死亡”,与“普罗米修斯知识”隔绝之后,世界的余烬状态。但运动着的无望,既非希望,也未衰竭。揭示出“无望”,是凡人中分裂而出的“工作者”的劳作现场,是创作者服务于动荡的真知和“前线状态”的工作,是在“普罗米修斯知识”已成灰烬中工作。这种写作让我们看见余烬被吹亮的一瞬,黑暗之中有什么。写作就是余烬再次燃起的那个瞬间,写作也是余烬背后的黑洞。(童末)
这本书的前四篇是文学虚构,后三篇是延续以上主题在北京、杭州的讲谈。整体性地阅读它们时,我感到始终贯穿其中的三重目光,它们来自过去的经典文本(在这里即普罗米修斯的神话)、写作者的主体意识、人在今天的存在危机。(写作是否就是对我们身后与前方的各种信号和扰动的不断监听与勘测?)三者自身是动态的,同时还不断书写着另外二者,也被另二者再次书写和构成。《第二次普罗米修斯》服务于也展示了这种活跃的多重目光。出入于那些矛盾和移动之中涌现出的明灭瞬间的作者,让我们看见,这样运动着的目光诞生于无望之沼泽、普罗米修斯血泊之后的生命状态。它源自后普罗米修斯时代,即人不再能够“直视死亡”,与“普罗米修斯知识”隔绝之后,世界的余烬状态。但运动着的无望,既非希望,也未衰竭。揭示出“无望”,是凡人中分裂而出的“工作者”的劳作现场,是创作者服务于动荡的真知和“前线状态”的工作,是在“普罗米修斯知识”已成灰烬中工作。这种写作让我们看见余烬被吹亮的一瞬,黑暗之中有什么。写作就是余烬再次燃起的那个瞬间,写作也是余烬背后的黑洞。(童末)